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大学生青年在广阔乡村“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支撑,信息工程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参与“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信”愿同行实践队,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深入金海湖镇晏庄村,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运用专业所长,以青春活力赋能首都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实践准备
“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前,实践队通过网络资源、村民访谈等多种方式,对晏庄村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实践队了解到,该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面临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
基于调研结果,实践队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方案,一是举办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二是进行电商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电商知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参与乡村环境整治,宣传环保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实践队提前准备了宣传用具、宣传资料等物资,并组织了团队成员进行农业知识、沟通技巧、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实践队在活动开始前进行培训工作
实践过程
1. 凝聚力量,启航乡村振兴
2024年7月4日上午,教育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暨首都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校党委常委、副院长沈莹、校团委书记郑兴、我院团总支书记张欣玉、“信”愿同行实践团5名同学参与此次活动。
“千人百村”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信”愿同行实践团指导老师和学生志愿者
启动仪式上,沈莹副院长与郑兴书记深入实践队伍,询问了队员们的工作筹备进展、生活安排状况,并对队员们所展现出的积极工作态度与初步实践成果给予深切鼓励。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即将开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他们承诺,将不负学校期望,不负青春韶华,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千人百村”活动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努力取得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
2. 洞悉村情,携手绘就蓝图
2024年7月15日,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指导老师张欣玉与5名同学踏上了前往平谷区金海湖镇晏庄村的行程。
实践团与晏庄村村干部合影
实践队一行人拜访了晏庄村村委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就晏庄村村况、经济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他们的介绍,实践队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晏庄村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同时,实践队也向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愿景,希望能为晏庄村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驻村书记王智文向实践团介绍村况
3. 躬行田野,感怀乡村蜕变
参观农业种植园:2024年7月16日,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参观了晏庄村的农业种植园。该农业种植园原为一片荒地,在村镇书记的积极带领下,经过多方努力,成功将其改造成了一个高效利用的农业种植园。这个转变不仅使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为群众和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农业劳动的平台。
实践队参观晏庄村农业种植园
参观首农种牛基地:2024年7月17日,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情况,实践队参观了首农种牛基地。在这里,实践队亲眼见证了现代化养殖场的运营模式和先进的养殖技术,了解了从选种、采精到生成冻精的全程科学管理,以及如何利用智能技术缩短检验后代繁殖能力的时间,提高冻精品质。
实践队参观首农种牛基地
前往“知农大课堂”学习:2024年7月21日,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实践队特地前往了“知农大课堂”学习。在这里,实践队系统地学习了农业知识、乡村治理、电商运营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学习不仅丰富了实践队的知识储备,也为实践队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实践队前往“知农大课堂”学习
4. 齐扫街巷,共筑乡村新颜
2024年7月18日,实践队积极参与晏庄村街道的清扫公益活动。活动中,大家手持扫帚和簸箕,认真清扫街道的每一个角落,努力清除所有的白色垃圾。尽管活动过程中队员们汗流浃背,但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实践队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实践队积极参与晏庄村街道的清扫公益活动
5. 书香润心,探索致富之道
2024年7月19日至23日期间,实践队举办了多场读书会和文化讲座活动,吸引了大量村民参与。实践队还在村里开展了一场关于“乡村致富路”的讨论,副队长吴腾同学提出农产品应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例如像红薯粉条这样的传统农产品,引入现代包装设计,能够大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增加收入。交流过程中,实践队不仅向村民介绍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还与村民们进行热烈讨论。
图读书会和文化讲座活动现场
6. 电商赋能,激活发展动力
2024年7月20日至26日期间,实践队利用空余时间化身为主播,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农产品进行直播带货。
实践团为当地农产品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活动期间,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超过千次,带动农产品销售额显著增长,帮助晏庄村销售玉米超500斤,总金额超过2300元。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7. 汗洒乡野,共铸乡村振兴
2024年7月22日,实践队前往田间为直播间下单的顾客采摘新鲜的玉米。田中的土壤尚未干涸,玉米叶在采摘过程中划伤了队员们的皮肤,但同学们仍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劳作。每一颗玉米不仅仅是农产品,更是农民伯伯汗水与希望的结晶,这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实践队深入田间采摘玉米
采摘结束后,实践队与王书记一起将新鲜采摘的玉米运至村委会。同学们去掉每个玉米的顶部须和尾部茎,并剥下外层老化的叶片,将加工好的玉米包装成箱送到镇上的快递站。随后,实践队创新玉米包装,采用环保材料,结合当地丰收景象的图案设计,让每一袋玉米都讲述着乡村的故事,展现了独特的乡村风情与魅力。
实践队对新鲜玉米进行加工
2024年7月27日,实践队通过直播电商帮助村民采卖黄油蟠桃,让汁水丰盈的黄油蟠桃吸引了大量城市消费者的目光,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还打响了“蟠桃之乡”的美名。
实践队深入田间采摘桃子
2024年7月28日,实践队引入现代包装设计理念,将传统红薯粉条精心包装,在外包装上配以手绘的乡村风景图案,让这份地道的农家美食成为传递乡愁的精美礼物。
实践队为红薯粉条精心包装
结语
经过为期15天的协同奋战,“信”愿同行实践队取得了显著成绩。实践队精心构建的电商平台成功助力村民将农产品推向线上市场,实现了销售渠道的拓宽与收入的稳步增长。此外,实践队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反响与高度评价,不仅彰显了信息工程学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更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与认可。
展望未来,“信”愿同行实践队将坚定不移地秉持“智汇乡村,信息赋能”的核心理念,持续探索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实践队将进一步深化与乡村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机制,致力于将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引擎。同时,实践队亦将积极寻求与其他高校及社会组织的广泛合作,携手构建乡村振兴的多元化、协同化参与体系,共同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坚信,在我院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与共同奋斗下,“信”愿同行实践队定能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与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