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学生干部个人修养,增强团队凝聚力4月8日,校团委赵萌老师带领红十字会学生分会骨干成员前往国家大剧院,欣赏以“中国交响记忆”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幕特别音乐会“历史的回声——中国交响乐早期作品专场”。此场演出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陈佐湟,带领贵阳交响乐团,为观众奏响一整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早期交响音乐作品。
![]() |
20世纪前期,萧友梅、黄自、冼星海、马思聪、贺绿汀等作曲家写作了一批具有“拓荒”性质的作品。这些曲子有些流传至今,有些则消失在历史的茫茫烟海中。而老一辈作曲家和他们笔下的作品,都是中国交响乐发展历程中不容遗忘的篇章。因此艺术家们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挖掘并搜集了一批平时不易听到,甚至面临失传的作品,经过科学整理乐谱和高水准的“再创作”,让这些带着历史印记的作品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重放光彩。在一系列演出中,回眸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历程,追溯老一代艺术家的创作足迹。
![]() |
正是因为音乐家的不断努力,今天我们才有幸听到萧友梅为哀悼孙中山所作《哀悼进行曲》、黄自的毕业作品《怀旧》、中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李四光、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马思聪的《思乡曲》《塞外舞曲》、当代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作品《大世界》《荒村夜笛》《森吉德玛》《晚会》、首次现场排练演出曲目——林声翕的交响诗三首《海、帆、港》。
此次团建活动,同学们近距离亲近艺术魅力、升华气质、洗涤心灵,感受交响乐带来的享受。我们了解到:为充分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并原样呈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指挥陈佐湟与打谱团队一同日以继夜地整理、研究乐谱。此次整理有着十分浩大的工程量,也是一项极其艰辛的任务。为了呈现给观众一场完美的演出,不辞艰辛,这正是作为学生干部应向其学习的地方,应有的优秀品质;团结协作、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斗,交响乐带给我们的震撼也是团队的力量!
供稿: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