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六时,校团委赵萌老师带领学生干部前往中国美术馆参加2014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校学生走进中国美术馆系列活动之一“舞•动——中国美术馆之夜”并参观了“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 |
![]() |
“齐物等观——2014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是自国际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文化项目“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艺术展开始,继2011年“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正式以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推出之后,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三届大型国际新媒体艺术展。
![]() |
![]() |
《源于内部的平衡》 雅各布•托斯基 2012年 装置 | 《一个生命的时光胶囊》 罗纳德•范德•梅斯 2013年 装置 |
该三年展系列探讨在技术时空建构的当代语境下对新型社会文化现象的认知及发展趋势,为国际前沿媒体艺术创作,论述与展示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该展展出包括由22个国家和地区,65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创作的58件作品,绝大部份作品是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
![]() |
![]() |
![]() |
《缝纫机乐团》 马丁•梅西耶 2012年 装置 | 《比吐比》 王仲堃 2012年 装置 |
从逆引力升腾的金属滚珠的诡异运动到独角拔地而起的维多利亚式家具;从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窥其典雅的缩微乐器到缠绕伸展直至充满近500平方米空间的纪念牌式的充气自动体,从冥冥中微博的喃喃自语到18世纪田园风情在数字时代变幻无尽的任意组合,从穿梭在银河系的芸芸万物到生态垃圾所衍生的新生命形态,展览围绕“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合唱:物之议会”三个相互作为的主题展开,以物,器,人贯通一体的“齐物等观”的视野,并以技术媒体独有的潜力触发物之能动性,回应目前知识界对于包括非人类主体在内的多重主体的反思,为庄子“齐物平等”的大同理念注入新颖的当代解读与启迪。在新媒体艺术所揭示的自在,自创,自生及自主的活力, 对于摆脱媒介工具论的固有思维并颠覆被符号及语义解析垄断的艺术评价系统,拓展艺术想像新的可能,构建美学的新表述提供了契机。
供稿: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