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物古韵,追迹古人匠心”机电工程学院开展数字化技术体验活动



为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对文物数字化技术的认识,实现文化知识与专业技术的双向提升。12月6日机电工程学院在博学楼举办“传承文物古韵,追迹古人匠心

”数字化技术体验活动,学院特邀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大工匠杨晓雪副教授以“妇好”文物为教学载体,通过讲解文物数字化技术应用概述、指导“妇好”3D 打印模型涂装上色,促进同学们在领略文物之美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深刻理解“工匠精神”时代内涵。

杨晓雪老师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妇好的故事以及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分享了三维数字化的相关成果案例,展示了自身团队文物三维数字化的突破性成果。

上色实操环节,老师耐心细致的给同学们讲解调色技巧与上色手法,同学们在上色过程中,感受文物模型的精雕细琢,感叹现代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活动邀请“五老”与学生们互动学习,用终生学习的精神与勇于实践态度感染学生,切实达到了共话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家亲身参与文物复仿制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专业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此次活动,杨晓雪老师以文物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理论层面讲解结合3D打印技术的实践层面指导,深化了学生对数字化手段在文化传承应用中的理解,不仅让学生们洞察到文物数字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其广阔前景,还使他们了解到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潜在应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