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传统农场做次“全身CT”——绘青筑梦实践团测绘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引导广大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绘青筑梦实践团一分队于2025年7月13日至8月20日赴门头沟区龙泉务特菜基地开展测绘实践,聚焦20亩农场10个大棚的三维扫描与图纸绘制、农场清洁、农技学习及成果宣传推广等核心任务,用专业技术服务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至7月17日,团队完成前期筹备与设备调试,与农场主对接,明确大棚分布、作物及结构,调试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划分扫描组、记录组、后勤组并模拟扫描1个大棚,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7月18日至8月5日,团队开展农场大棚三维扫描与信息采集,完成10个大棚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总数据量约35GB)、尺寸复核及作物信息记录,涵盖番茄、黄瓜、青椒等作物。

依托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鉴于龙泉务特菜基地地形的复杂性和数据采集的高精度要求,经过团队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最终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地面全站仪补测”的混合测量模式。队员们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了全区域、无死角的地形数据采集,确保每一个数据点都准确无误。

8月6日至8月10日,团队在专注完成测绘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农场环境美化与农业知识学习。同学们利用作业间隙,有组织地开展了大棚周边的环境清洁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使农场面貌焕然一新。深入田间地头,观察棚内作物长势,了解大棚结构,对现代农业内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8月11日至8月20日,团队完成成果优化与宣传推广,包括对测绘数据进行精确校准和格式调整。将优化后的测绘数据通过CAD软件绘制详细图纸,涵盖农场边界、作物分布和设施位置,最终成功转化为精准的农场地图和卡通风格游客导览地图,这些地图设计生动有趣,便于游客导航和农场管理使用。

三维激光扫地形,精准数据助农兴。绘青筑梦实践团一分队将课堂所学知识技能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开展农场精准测绘实践,将前沿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农场数字化管理水平,同时增强了自身对现代农业的认知与责任感,生动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使命。未来,建工学子将继续以专业知识为笔,以基层需求为墨,在广袤田野间以青春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