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箔火淬炼中感悟匠心——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一堂非遗技艺里的“工匠精神”实践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引导青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技艺魅力弘扬匠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携手石景山区鲁谷街道社区青年汇,于6月20日上午在善技楼516教室成功举办“走进非遗看北京”非遗烧箔画主题活动。

北京市青少年服务中心青年发展部闫梁,石景山区鲁谷街道社区青年汇郑力嘉,学校团委书记郑兴、团委副书记赵萌,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教研室教师及辅导员和学生代表们出席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张宇老师对活动进行详细介绍。此次活动是学院团总支深化校地融合,进行区域化团建的品牌成果,更是一次让学生亲身触摸匠人匠心、体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实践课堂。

张宇老师主持活动

艳君老师讲解制作步骤

非遗烧箔画授课教师苗艳君通过图文并茂讲解,系统呈现了烧箔画技艺从唐代萌芽到明清鼎盛,再到现代复兴的千年发展脉络。她细致地介绍了烧箔画制作中的各项步骤。理论讲解结束后,活动进入实践环节。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样式体验烧箔画制作,亲手完成从设计、描边、涂胶到贴箔、刷箔清理的全流程。

绘制草稿

涂胶

贴箔

刷箔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匠人“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严谨态度,也对非遗技艺传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活动现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烧箔画作陆续诞生,此刻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技艺在新时代青年手中焕发新的生机

学生作品

活动尾声,学生们特别表达了对北京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和石景山区鲁谷街道社区青年汇的感谢之情,学生代表向出席的嘉宾和授课老师赠送纪念品,以青春热忱致敬非遗传承力量。

嘉宾和授课老师赠送纪念品

此次活动,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对文化认同与工匠精神的深刻唤醒。师生们在动手体验中沉浸式感知烧箔画技艺,成功搭建起非遗文化与大学校园的沟通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传承精湛技艺的同时,自觉肩负文化使命,以青春活力讲好传统技艺背后的匠人故事,让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