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丰台区鸿业兴园南社区,蝉鸣与笑语交织成温暖的交响。2025年7月15日至9月3日,城市安全学院“燎原星火”实践团队以“青砺基层,青春赋能”为主题,深入社区一线开展系列志愿服务。从环境整治到安全守护,从赛事护航到长期执勤,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基层土地,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让青春之花在为人民服务中绚丽绽放。
深耕社区服务:从环境整治到需求解码
7月15日清晨,实践团队首批队员带着扫帚、夹子等工具走进鸿业兴园南社区。他们兵分三路:一路沿主干道排查卫生死角,在绿化带中清捡塑料瓶、烟头等垃圾;一路走访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区等公共空间,记录设施损坏情况;一路与社区网格员结对,逐户走访独居老人、租户等群体,用问卷和访谈梳理居民对垃圾分类、设施维护的具体需求。
队员们在清扫过程中与居民拉近距离,在将乱堆的杂物归置到指定储物点的过程中,也收集到“增设分类垃圾桶”“修复健身器材”等23条有效建议。两天时间里,团队清理垃圾12袋,协助社区建立“居民需求清单”,为后续精准服务打下基础。
筑牢安全防线:反诈宣传与隐患排查双联动
7月18日至19日,实践团队队员们化身“安全卫士”,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守护力量。在社区小广场的宣传点,队员们设计了“反诈三连问”互动环节:“陌生链接点不点?”“高额返利信不信?”“养老产品要预付?”通过案例拆解,向居民揭露刷单诈骗中“小额返利诱大额投入”、养老诈骗里“免费体检套个人信息”等常见套路。针对老年居民,他们手把手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还送上印有预警电话的扇子、围裙等实用物资。
与此同时,另一组队员带着《消防安全检查表》深入楼栋排查:在12号楼发现消防栓门被打开,立即联系物业;对堆放杂物的消防通道,联合社区网格员现场清理。一个个隐患的发现,让队员们深刻理解“安全无小事”。此次活动累计覆盖居民200余人,排查隐患17处,推动社区建立“隐患整改台账”。
燃情街超赛场:志愿力量为邻里盛会护航
8月16日,丰台区“街超”足球挑战赛新村站赛事拉开帷幕。作为今年丰台区“全民健身月”的重头戏,这场由居民自发组织的赛事吸引了16支社区球队、300余名观众参与。实践团队15名队员提前3小时到场,承担起赛事保障全流程工作:在入口处引导观众扫码签到,为球员分发饮用水和急救包;在边线处拉起警戒线,防止儿童闯入赛场;在终点区统计进球数据,协助裁判处理争议判罚。
比赛高潮时,一名球员意外擦伤,队员迅速配合医生处理伤口;观众席突然下起小雨,队员们冒雨搬来遮阳棚,让老人和孩子避雨。“他们比专业志愿者还靠谱!” 鸿业兴园南社区郑书记感慨道。这场赛事不仅让社区足球爱好者过足瘾,更通过队员们的服务,让“邻里互助”的氛围升温——赛后,不少居民主动加入收拾场地的队伍,与队员们一起整理座椅、清扫垃圾。
自7月下旬起,实践团队启动“常态化执勤”计划,20名队员分成10组,每天在社区出入口、活动广场等重点区域轮岗。他们身穿迷彩服,佩戴“志愿巡逻”红袖章,协助社区做好三件事:核查陌生人员出入证件,登记外来车辆信息;提醒居民锁好电动车、关好门窗;在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夜间巡逻,排查消防通道堵塞、高空抛物风险等异常情况。
8月下旬至9月3日重大活动期间,队员们更是实行轮班执勤24小时不停歇。大雨中,队员们也依然坚守岗位。近两个月里,团队累计执勤600余小时,协助处理异常情况70余起,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成为社区平安的“移动防线”。
青春绽放荣光:从服务实践到成长蜕变
8月19日,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公布新一批星级志愿者名单,实践团队队员郭洋获“五星志愿者”称号,王子豪获“三星志愿者”称号,韩晗、王明轩获“二星志愿者”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郭洋累计服务1500小时的坚守,是王子豪在反诈宣传中创新设计“情景剧演示”的巧思,是王明轩在赛事保障中连续8小时烈日值守的担当。
此次实践不仅为社区解决实际问题40余件,更让队员们在基层治理中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意。正如与社区书记座谈时所说:“这些年轻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热情点燃社区活力,他们的实践证明,青春力量能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未来,“燎原星火”实践团将继续以“专业+服务”为特色,把社区作为成长课堂,让志愿精神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中持续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