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团总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校团委继续组织开展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实践主题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

(二)参与对象及要求

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原则上要求全校学生全体参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两周。

(三)团队形式

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各院、系团总支申报团队;二是由学生自由申报(可跨院、系组队)。

(四)团队数量和人数

    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没有数量限制,每个团队原则上不超过10人。

(五)实践类型及形式

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践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这一主题,以理论学习、政策宣讲、实地考察、基层建设、走访调研以及志愿服务等实践形式,覆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与研究、科技创新推广、医疗卫生服务、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城市发展和城镇建设以及志愿服务等相关领域,划分京内实践活动和京外实践活动等实践区域,立足首都,面向全国。

1.“共筑中国梦,青年在践行”思想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紧密结合,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大学生中掀起理论学习的高潮,以增强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斗精神为重点,引导青年做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新的更大的青春正能量。

2.“探寻红色足迹”爱国主义学习调研活动。围绕五四运动9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甲午海战120周年等,到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地点参观、学习、调研,访谈老红军、革命先辈、改革开放事业建设者等。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于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3.“深化改革观察行”调研实践活动。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校园媒体等组队,形成社会实践团队,作为深化改革观察团,深入城镇、乡村一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以亲身参与的方式观察了解各领域发展变化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和深化改革的进程和阶段成果,在实践活动中在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为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建言献策。

4.“城镇化中的信息化”城镇调研活动。由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组成专门的时间团队,结合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实施,走进县城、深入城镇,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走访,了解信息化知识普及和信息化建设现状,把握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进展,分析其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政策宣讲、信息化知识普及、社区服务等实践形式,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推进贡献力量。

5.“共聚社区青年汇”大学生城市发展服务计划行动。为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鼓励各学校学生与首都社区进行对接,以“社区青年汇”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社区青年及周边人群为对象,以知识类和文体类内容为重点,实现高校与社区青年汇的全面对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帮扶、文化艺术节目等项目,提升青年自身能力,服务青年现实需求,助力青年成长发展。

6.“青年奉献社会”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为树立广大青年正确的成才导向,以“青年奉献社会”为实践项目主题开展关爱帮扶、环保宣传、文化教育、法律咨询、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等相关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自我,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大学生的良好的精神追求。

7.“美丽中国,和谐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调研行动。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指示,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动员广大学生到基层,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贡献力量。

8.“科技筑梦,助力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行动。以推广“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为目的,选拔优秀“挑战杯”项目和参赛团队,赴祖国相关地区进行实践考察,为相关科技作品的实施应用做可行性分析、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寻找理想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推动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9.“创业圆梦,开拓进取”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考察及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青年创业园的实地考察和对青年创业典范的走访,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认真分析总结,撰写实践成果报告。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尝试开展身边可及的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从亲身实践的经历中,摸索创业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全方面促进青年学生就业创业事业的发展。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动员(6月9日——6月12日)

各级团组织应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开展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二)立项申报(6月12日—6月18日)

以院、系为单位进行集中立项申报。

(三)项目评审(6月18日—6月23日)

校团委组织专家对各个立项书进行评选,6月下旬公布评审结果。

(四)实践活动开展(7月—8月)

各实践团队根据时间计划安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五)总结表彰(9月—10月)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实践团队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总结。实践总结一般包括团队总结、团员总结、实践成果、典型照片、视频等。总结材料将作为评奖评优及后续经费发放的主要依据。

四、立项要求

(一)鼓励多视角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

(二)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从而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促进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现实性原则

选题要注意实用价值,要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为民众所关心的问题。

2、可行性原则

选题既要考虑团队自身特长与兴趣,又要注重难度适中,量力而行。同时还有考虑社会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支持情况。

3、就近就便原则

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如在同学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

4、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原则

一般采用个人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通讯设施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广泛开展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社会宣传、服务、辩论、总结、反思等学习活动。

5、创新性原则

创新可以从主题、形式和内容三个方面有所突破,而且能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布局

各院、系要高度重视这项活动,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紧密结合院、系实际,结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分配,做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深入开展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于6月18日12:00之前将相关材料以院、为单位打包发送到zm@bgy.edu.cn。(学生自由申报的团队,以队长的归属决定申报单位,例如:队长是文法系,则此团队有文法系团总支一起上报。)

(二)结合实际、确保实效。

各院、系团总支要加强对实践团队的指导,注重增强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推动我校社会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和团学干部带队,保证各实践环节得到及时引导,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各项活动安全、有序的展开。

(三)精心组织、多方联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外交流学习、展示学校风采的良好形式,同时也是加强对外合作的良好契机。各院、系团总支应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社会观察、就业见习、青年创业等工作,精心组织实践内容,加强对实践人员的服务、管理和培训,以实践为龙头带动其它工作的开展。

(四)认真总结、深化成果。

请各院、系团总支在9月上旬对本单位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校团委将进行宣传报道和成果推广。

 

 

              共青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