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教育部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开始。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创新创业水平,做好参加国赛和北京赛事准备,我校将举办第六届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大赛主题
创意创新创业•成长成才成功
二、大赛时间
2020年5月10日至6月15日
三、组织机构
1.大赛设组织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工作及作品评审工作。
2.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构成。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北京地区高校创业园分园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学生活动中心二层)。
3.主办单位:校团委、招生就业处
4.协办单位:各二级学院
5.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聘请校内外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青年创业典型等组成。
四、组织原则
1.全程培训与作品选拔相结合。本届大赛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青年创业典型进行全程培训。统一开展北工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根据比赛进程和参赛作品选拔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开展团队深化培训及项目辅导,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2.理论策划与模拟实操相结合。本届竞赛选拔作品的原则,要以可实现项目转化为基础。本届大赛评选出的创业团队,组委会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开展更深入的指导和帮扶工作,力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创业团队的实践能力。
五、大赛说明
1.参赛项目内容及类型
请参考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以通知内容里职教赛道参赛项目内容及类型为主。创新类:以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优势;商业类:以商业运营潜力或实效为核心优势;工匠类:以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为核心优势。职业赛道以外其它赛道也可报名参赛。
2.参赛形式
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8人。创业团队通过申报参赛作品(以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为核心的商业计划书或者是具有公益创业性质的公益计划书),并以此开展商业运营模拟实践等形式,由评审委员会确定优秀作品。
3.参赛对象
学校在校学生,以团队形式报名。
4.报名方式
(1)报名分为前期报名与最终组队报名两个阶段。前期报名,指有意向参加大赛并符合参赛资格的团队均可向承办部门提交报名表。最终组队报名,指经过前期报名后,大赛组委会将举办“组队沙龙”,通过双向选择的形式,对需要调整成员的团队进行重新组队,每支团队均需至少一名指导教师,最终按照团队形式参赛。
(2)对于跨学院组队参赛的团队作品,各参赛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的申报单位。
(3)报名参赛的团队成员,将参加由校团委、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举办的相关培训及创业训练营。
5.作品说明
作品要以商业计划书或论文的形式对项目进行商业逻辑推理达到转化与实施。竞赛组委会对上述作品保留最终解释权。
6.奖项设置
(1)本次大赛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项目由学校颁发相关荣誉证书与奖品。获奖项目纳入学校创新创业重点扶持孵化项目库,可推荐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或北京市的创新创业比赛。
(2)本次创业大赛优秀项目经学校创业孵化中心审核符合孵化条件的,可入驻中心,享受注册咨询、免费办公、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等全方位的创业指导服务。有机会被推荐至北京市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进行孵化。
六、赛事安排
1.宣传报名阶段(2020年5月10日—5月20日)
(1)宣传发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和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向本院学生及时转发竞赛通知,确保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
(2)组织报名。报名表见本通知附件2,或登录校团委网站下载报名表(暂无项目的团队也可以先报名参赛,之后再确定参赛项目)。按要求填写完毕后,电子版报名表命名格式为学号+姓名(队长)+院系班级.doc,线上形式提交至各学院大赛负责老师指定邮箱。各学院收齐报名材料后,请于报名截止前发送至指定的邮箱85885457@qq.com。凡报名参加本次大赛的所有团队及成员扫码进入本次大赛微信群,二维码见本通知。
2.初赛阶段(2020年5月21日—5月31日)
(1)赛前培训。组委会将邀请创业领域的专家、教练、实战企业家在5月下旬对所有报名参赛选手开展培训。培训主题为创业团队组队和计划书写作指导,培训内容包括创业团队建设、创业团队管理、选题与市场调研辅导,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方法等创业基础知识。
(2)作品初审。参赛创业团队经过培训后,提交一份结构完整的商业计划书,作品以线上提交方式提交至大赛各学院负责老师处(各学院设置线上接收点)。各学院统一于5月下旬前将创业项目申请书等资料交至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85885457@qq.com。大赛组委会将组织评审委员进行作品初审,符合晋级的参赛作品进入决赛,预计5月底将公布名单。
3.决赛阶段(2020年5月底—6月中旬)
(1)决赛专项培训。组委会将邀请专家在5月中下旬开展专项培训,培训主题为创业大赛答辩要点,内容包括创业大赛要素、答辩技巧、答辩礼仪、答辩支撑材料和PPT制作等内容。
(2)决赛作品提交。进入决赛的创业团队,组委会将安排创业教练导师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各团队根据评委修改意见,完善初赛提交的作品申报书,制作更为详细完整的商业计划书。进入决赛的团队预计6月初上交创业计划书终稿(电子版)、300字作品简介一份(电子版)、能代表团队形象的照片(电子版,2-3张)、答辩PPT(电子版)。上述电子版材料压缩成一个文件包,发送至85885457@qq.com。
(3)决赛答辩。组委会拟安排在6月中旬进行决赛答辩。决赛采取公开答辩方式,由团队陈述创业计划(7分钟)、评委提问(3分钟)组成(一支团队路演总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参赛顺序由各团队抽签决定。(决赛具体时间和线上或线下场地待定)
4.颁奖及推广阶段(2020年6月下旬)
(1)颁奖仪式。组委会将举办大赛颁奖仪式,表彰优秀项目,并进行优秀项目推介展示活动。
(2)项目转化。组委会将根据各项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团队的项目转化意愿,对有想法进一步推进项目实施的团队,开展初创企业培训,并在项目转化过程中实行企业导师制度,帮助团队实现创业梦想。
以上时间安排如有变动,以大赛组委会发布的消息为准,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七、工作要求
1.校团委和招生就业处要协调学校相关部门,统筹组织好大赛各项工作,服务好参加大赛的师生。做好创新创业培训,以赛促创,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水平。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次比赛,为学生提供参与大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3.各团队申报项目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及生产实际的需求,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突出新颖性和实用性,提倡和鼓励学生发明创造,支持学生跨院、跨专业组成团队申报。
八、联系方式
1.扫码进入北工院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群
2.大赛咨询:
团委:王键 联系电话:13601213063
北工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王天雨 联系电话:13391791616